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23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广州市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对广州市公益林分布和现状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从林种的生态功能角度对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广州市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比较高 ,生态效益从大到小排序为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风景林、自然保护区和小片林 >护岸林 ,从单个效益分析 ,维持大气平衡效益最大。最后提出了公益林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马鞍山市向山垃圾填埋场抽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马鞍山市向山垃圾填埋场的现场抽气实验,分析了影响垃圾填埋气体产生的各因素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抽气压力、气体流量和甲烷含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工程中填埋场的选择和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污染作物籽实中Cu的分布、结合形态及其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试验方法,研究了污染作物籽实中Cu的结合形态。结果表明,Cu在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分布不均,以富含蛋白质的胚中浓度最高,以粗纤维和纤维素为主的种皮中浓度也较高;在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以蛋白质的分布比例最高,脂肪中很少;在籽实不同类型蛋白质的分布比例也有差别;谷物经过深加工后,Cu污染可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污水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换取清洁水,已是不可持续的处理方法。污水本身具有良好的资源化潜力,客观上污水中蕴含着大量有机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在双碳背景下,从污水中提取能源已成当前污水处理行业的热点。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反应器处理污水预处理浓缩碳源水解液,产生可利用的沼气。根据能源估算,当前污水厂进水低COD情况下,污水预浓缩碳源通过甲烷回收能量占污水处理能耗的61.8%,不能达到污水厂碳中和的目的;污水预浓缩碳源与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不仅能够实现污水厂碳中和,还可以向厂外输出额外的能量。市政污水预处理碳源浓缩-碳源水解-EGSB路线是完全可行的,是实现污水处理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可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贡献行业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生物强化处理油田含油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泥、菌剂及其他添加物充分混合后堆放的方法,进行了3种条件下的微生物对含油污泥的强化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菌剂和锯末的共同作用下,经过45d后,污泥含油量从24%下降到11%,去除率达到54%;而菌剂单独作用下,含油量下降到16%,去除率达为33%;在没有菌剂作用下,含油量仍然保持在20%以上。对处理过程中pH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说明,生物强化分解是含油污泥处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果蔬和餐厨垃圾等易降解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过程的酸化问题,国内外学者通常采用两相厌氧工艺替代传统的单相厌氧工艺。为进一步提高两相厌氧工艺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文章考察了不同pH值(4.0,5.0和6.0)条件下有机物厌氧酸化产物分布情况和调控效应;并对稳定形成的产酸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值控制能明显提高反应器酸化率;pH值为5.0和6.0时反应器酸化率较高,其最高值均超过70%,前者酸化产物以乙醇、乳酸和乙酸为主,后者则出现有大量丙酸(约占总产酸量50%),因此,pH值控制为5.0有望作为有机物产酸相的优选条件。pH值为5.0时形成的优势水解酸化菌属主要有Lactobacillus(8.9%),Prevotella(32.0%),Bifidobacterium(22.4%),Clostridium(22.3%)和Sporolactobacillus(11.4%),且优势菌属的典型代谢途径与实验过程中产物分布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溶液清洗油污土壤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银芳  陈家军  杨官光  尉斌 《土壤》2007,39(2):252-256
选用两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Tween 80,研究了临界胶束浓度(CMC)附近各表面活性剂溶液对柴油的增溶及一次性清洗油污土壤的能力。结果表明:在CMC附近,各表面活性剂对柴油的增溶能力大小顺序为SDSSDS>Triton X-100>Tween 80,两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果优于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稻田水文和氮素流失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我国三大水稻主产区之一的长江流域稻作区典型单季稻田为对象,开展田间尺度多因子水分与氮素流失原位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田面水位高度主要受降雨和灌溉的影响,田间水肥管理是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田面水和土壤水中氮素浓度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地表径流流失是平水年稻田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整个生育期内流失量为8.70 kg·hm-2;渗漏流失是枯水年稻田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整个生育期内流失量为4.86 kg·hm-2。返青期是氮素渗漏流失的关键生育期,平水年和枯水年该时期渗漏流失量分别为1.73 kg·hm-2和2.14 kg·hm-2;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是氮素地表径流流失的关键生育期,平水年和枯水年这两个时期地表径流流失量分别为7.10 kg·hm-2和1.26 kg·hm-2。稻田水文与氮素流失之间密切相关,田面水位动态变化可以影响稻田渗漏水量和地表径流水量,进而影响稻田氮素流失量。研究表明,应该避免水稻生育前期(返青期、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特别是施肥后一周内田面水的外排;合理提高稻田排水水位,增加稻田水容量,从而减少氮素流失。  相似文献   
9.
水深环境梯度下柽柳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两种分形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随水深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深梯度下柽柳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均较大,随着水深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变化幅度较小,反映了不同水深梯度下柽柳种群对水平空间的占据程度较大;信息维数总体上随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深低于-1.55m范围内,信息维数较大,柽柳种群的微观结构较为复杂,格局强度较高,水深高于-1.55m时,信息维数较小,柽柳种群的微观结构较为简单,格局强度较弱。水深-1.55m可能是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种群分布格局的一个阅值。  相似文献   
10.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惠州市为研究区域,对该市土壤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测定了42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17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利用多元地统计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7种有机氯农药在42个土壤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p,p′-DDE检出率为100%,3种有机氯农药检出率在90%以上,6种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在80%以上。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较普遍,但并未达到污染水平。分析显示,近期可能仍有新的六六六输入土壤环境,而滴滴涕则主要来自过去施用农药的残留。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惠州市土壤HCH和DDT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主成分分析显示上述17种有机氯农药可以由5个主成分反映,分别对应于工业HCH的使用、自然因素、林丹的使用以及七氯和艾氏剂等农药的使用。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对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